超市这行做久了,会落下很严重的“职业病”。以下是整理出的一些症状表现,亲们不妨自检一下,是不是也有一样的”病”? 1、不管跟谁逛哪里的商场,进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楼层平面图,拿导购手册,还一次至少要两份,一份用来标注,一份很宝贝地存起来。 2、每到一个结点就指指点点动线、人流,一进电梯就看人家品牌;一出门就说这不行那要改,这点好那点牛的,反正就把自己当砖家了,其实就一个2B! 3、朋友在场子里看商品,你却在看场子里的摄像头位置、空调风口,目测走廊宽度,心算业态配比,分析主力店落位因素…… 4、朋友在试衣服,你却在琢磨“这家美陈真的好漂亮哦!”并想方设法打听是哪家供应商做的,如果恰好合作过,肯定免不了质问为啥我们的方案没这个好…… 5、朋友试好衣服叫买单,你立刻心算出参与促销活动后的优惠幅度,由促销活动带来的客流量和营业额的增加比例。 每次逛到一个精美的店铺,心里都会默念:“哇塞,好棒!我要把它招到我们场子里来!” 9、逛街的时候,总会不自觉的留心每家店铺的“客流”、“货品陈列”、“提袋率”、“POP”等东西,常常注意一些诸如“这家店门头坏了居然不修”、“过期的折扣海报居然不及时撤换”、“这么好的位置居然有个货架是空的!你们究竟是怎么做陈列的啊”这样的问题,脑子像过电一样停不下来……再也不能好好的逛街了啊! 10、常常留心某类品牌在商场的几层,邻居是谁,遇到某些自己没谈下来的品牌多瞅两眼表示“敌视”:“~~甜品?搞没搞错呀!上次刚跟我们家谈崩了,怎么会选择在这个地角开呢?” 11、常常不知不觉使用职业术语,比如:一进商场就跟导购员说“给我一本DM册”;朋友问我某品牌如何,会说“就是个超外品牌”,朋友不懂,于是 12、去每一个新开购物中心,一定能够在没有楼层导视的情况下找到餐饮区和厕所。 13、逛商场遇见活动肯定会驻足,看见好的巡展就要打听联系方式;微博微信关注了一堆购物中心大号跟订阅号,看他们每日发什么内容,搞什么促销。 14、走在一条商业街上,时刻不忘做市场调研,找个烟酒铺买瓶水或口香糖,顺便问老板转让费和租金。 变为十分挑剔和难缠的顾客,学习他们的处理方法,例如: 在餐厅点完单后如果服务员没有跟你核单,会不满意; 结账的时候如果发现与促销信息不符,即便出入金额很小也会非常认真且坚持; 然后看他们的现场发挥,学习他们的处理方法。 你被戳中了几条??
|